为响应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关于“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”的部署,国家开放大学自2012年起先后与中国科学院学部工作局(原院士工作局)合作推出“科学与中国——院士专家视频讲座”,与中国工程院战略咨询中心合作推出“中国制造 强国之路”系列讲座,打造服务国家战略、推动大众科学普及的院士讲堂,持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、党的十九大、党的二十大精神和路线方针政策。
项目聚焦国家战略和重大科技工程,内容覆盖资源能源、先进材料、空天海洋、生命健康、信息技术、环境生态、农业技术、公共安全、交通国防、制造技术、科学文化等11个主题,既符合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要求,又符合大众的科普兴趣,更注重传播效果的创新性和多样性,目前成为我国大众科普重要窗口和终身学习资源品牌。
项目获得了50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项,包括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、中华优秀出版物(音像电子游戏出版物奖)等49个出版类奖项,以及中国古生物科普工作十大进展奖、全国优秀科普微视频作品等5个科普类奖项。2024年院士讲堂项目入选全国新时代“终身学习品牌项目”。
1979年到2024年,办学45年来,国家开放大学积累了大量的优质学习资源。自创校伊始,聘请名师名家授课就成为开放大学的传统和特色,华罗庚、王力、杨振宁等国内一批顶尖高校、科研院所的学界泰斗、专家学者通过学校的空中课堂、网络课堂为广大社会学习者传授知识。
“工匠讲堂”“劳模讲堂”是国家开放大学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共同设立的,通过邀请“大国工匠”“劳动模范”开讲授课、提高学习者职业认同感和自信心、引导学习者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的系列精品资源。该项目于2023年底启动,目前已录制完成包括李万君、其美多吉、姚启明、田得梅等5位大国工匠、1位全国劳动模范、5位非遗传承人,共11讲视频资源,计划于2024年10月邀请专家看片,开展创作研讨,并通过社会媒体进行推广。
“艺术名家课”是国家开放大学推出的大型公益美育项目,通过邀请国内著名书画家,聚焦花鸟画、山水画,以及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5种书体,以“一书一帖、一画一作”为主题,深入浅出,为不同层次的学习者答疑解惑,搭建艺术名家与普通爱好者之间的桥梁。该项目于2022年底启动策划,23年2月开始拍摄,目前已邀请吴悦石、张旭光等10位国内著名书画家精心制作了10门高品质课程。课程获得广泛认可与好评,《光明日报》《中国青年报》《中国教育报》等多家媒体进行报道。全网总访问量超过1600万人次。
“国医名师课”是国家老年大学推出的中医保健养生公益课堂,立足于“主动健康,中医药为先”,精心打造科学实用的优质课程。用通俗易懂的语言,解读中医养生之术,使自己成为健康的主人。该项目于2024年5月启动, 2024年10月9日于教育部“乐学敬老”联合行动启动仪式正式发布。目前已完成翟双庆、陈子杰,代金刚,李军等4位专家的录制工作,并在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电脑端、APP端及国家老年大学微信小程序、抖音小程序端同步上线《中医药传统文化与基本知识》《养生功法八段锦》《心血管疾病中医药防治》三门课程。
国家开放大学与B站(哔哩哔哩)于2021年年底签订课程合作协议,商定在国家开放大学品牌课程的公益化传播、名师个人IP孵化、课程共创方面开展合作,为提升学历教育课程的课程质量,引入市场化评价机制,培养国家开放大学的互联网教学名师,启动孵化国家开放大学教师主讲的B站公开课项目。目前该项目完成了《唐应山讲素描》《生活中的医学统计学》《推销策略与艺术》三门课程58讲内容的建设工作,并分别于2023年8月、10月、2024年3月在B站上线,课程播放量13万+,互动数据5653条。
“国开轻课堂”账号,已入驻视频号、抖音、快手等平台,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传播国家开放大学课程学习资源,创新学习资源的传播新样态、新表达。账号孵化的短视频内容,在社交媒体广泛传播,取得良好传播效果,扩大了课程品牌知名度及学校影响力。
国家开放大学结合办学实践,充分发挥体系优势,联合各分部积极挖掘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。共建共享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课程305门、视频资源685个,视频总时长超3000分钟,涵盖传统技艺、传统音乐、传统舞蹈、传统医药、民俗等10个主题大类。资源充分展现各地地域特色,采用纪录片、访谈、数字人、多语言等创新形式,真实保存非遗细节,助力非遗文化传承。
国家开放大学深刻理解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,组建了由“马工程”专家领衔的40余位专家团队,将思政课教材逻辑体系转化为教学逻辑体系,开展模块化专题式学习,通过知识点的拆分与重组,借助微视频的呈现形式打造由“大片式”微视频构成的学习资源体系。目前,500余部“大片式”微视频已覆盖全部统设必修思政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