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“工匠劳模讲堂”由国家开放大学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策划推出。首批建设完成的系列课程邀请了5位大国工匠、4位全国劳动模范、2位非遗传承人担任主讲人。在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到来之际,让我们一起聆听非遗传承人高少萍的故事,走近她剪刀下的快意人生。
“心中有爱,剪下有情”
一把剪刀、一张红纸
在她手中化作飞鸟振翅、牡丹盛放、英雄形象
跃然纸上
她就是福建漳浦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
“中国剪坛金剪刀”获得者——高少萍
她用40余年的匠心坚守与大胆创新
让千年非遗技艺焕发新生
向世界讲述动人的中国故事
今天,让我们走进“工匠劳模讲堂”
聆听高少萍的故事
从民间神剪到非遗使者
高少萍的剪纸情缘始于儿时的漳浦四合院
那时,她蹲坐在恩师黄素奶奶身旁
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传说
看剪刀在红纸上轻舞
剪出花鸟鱼虫的灵动轮廓
五年级时,她与恩师合作的剪纸作品《团圆》
获得省级奖项
自此开启剪纸人生
漳浦剪纸传承千年,技法独树一帜
高少萍师承“排剪”技法开创者黄素
将细如发丝的线条融入创作
让花瓣、羽毛跃然纸上
高少萍常需要数月甚至数年去打磨好作品
正是这份匠心的沉淀
让她从“南国第一剪纸女王”成长为
国家级非遗传承人
新时代剪纸:创新与突破
“非遗要活下来,必须融入时代。”
高少萍的创作从不拘泥于传统
她将剪纸从掌心大小扩展到十几米巨制
用“刀剪双结合”展现现代建筑的笔直线条
同时融入时尚元素
更令人称道的是,她将剪纸搬上舞台
开创“边唱边剪边表演”的形式
2015年,她用3米长的剪纸围巾《吉祥如意》
赠予不丹国使团
以艺术搭建交流平台
她的足迹遍布30多个国家
用小小剪纸架起文化交流的桥梁
法国媒体惊叹:
“这位东方女性,把纸张变得如此神奇!”
传承使命:
剪刀到哪儿,课堂就到哪儿
“人到哪里,剪刀带到哪里。”
高少萍的行李箱中总装着剪刀和红纸
她去学校、社区、乡村,举办逾百期免费培训班
培养出大批剪纸新秀
为破解授课中发现的传承难题
她推动剪纸与文创结合
设计灯罩、背包等产品
让非遗“走进生活”
她呼吁:“新时代的传承需要经济支撑。”
如今,在政府支持下
漳浦剪纸不仅成为家乡的文化名片
更开辟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新路
一把剪刀手中拿
一张彩纸百幅画
高少萍用40年践行使命
让世界看见中国传统技艺的璀璨
也让非遗的薪火代代相传
关注“国开轻课堂”
聆听高少萍的匠心故事
感受传统技艺与现代创新的碰撞之美
工匠劳模讲堂:后续我们将带来更多精彩课程,一同感悟工匠劳模精神。
来源:国开轻课堂